2018年的全球制造业,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日益成为一个无法抵挡的热词,这个由海尔创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今已成为“全球工业互联网”的代名词,海尔也因此被誉为全球制造的“中国模式”。COSMOPlat的横空出世,使海尔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工业互联网的引领者。
在2018智慧服务峰会暨第六届软件与信息服务国际企业对接会上,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专家李莹向参会的领导和嘉宾分享了这个目标要成为企业转型升级世界级平台的COSMOPlat的实现路径。
COSMOPlat是什么?
COSMOPlat是海尔集团打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海尔集团从2012年开始建设互联工厂,从大规模制造转型大规模定制,变产销分离为产销合一,形成了落实供给侧改革和转型智能制造模式的实践路径,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COSMOPlat是物联网范式下用户全流程参与的平台,实现大规模定制转型与共创共赢,它具备独创性、时代性、普适性三大特征。COSMOPlat平台全流程共有“七大模块”。1、用户交互定制平台;2、精准营销平台;3、开放设计平台;4、模块化采购平台;5、智能生产平台;6、智慧物流平台;7、智慧服务平台。“七大模块”构成了颠覆创新的互联网+协同模式。COSMOPlat是继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之后,中国对于智能制造的全新思考和实践创新,也成为全球工业互联网的第三极,并且是一个可在全球推广复制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它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一场革命。
COSMOPlat平台呈现出三大特点。第一、全周期:产品由电器变成了网器,从提供工业产品到提供美好生活的服务方案,实现了从产品周期到用户全生命周期,解决了企业的边际效应递减的问题;第二、全流程:将低效的串联流程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并联流程,COSMO平台解决了大规模和个性化定制的矛盾,实现了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转型。第三、全生态:它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平台上的每个企业、资源方和用户都可以在平台上共创共赢共享,并推进整个平台非线性矩阵发展。
COSMOPlat改变什么?
COSMOPlat平台不是传统的工厂技改,而是打造专业的产业生态,并且可以实现跨行业、跨文化的社会化复制。目前,COSMOPlat与淄博市淄川区合作建立COSMOPlat建陶产业基地,通过产业集聚,将135家建陶企业整合为20余家,实现了淄博建陶产业园的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从传统制造到用户定制化、从企业单打独斗到产业平台化三个转型。此外,COSMOPlat还完美应用于汽车行业,山东荣成房车在植入COSMOPlat模式之后,搅和周期从40天降低到了20天。2017年,COSMOPlat聚集了3.2亿用户和390万家企业,实现了跨行业、跨领域的扩展与服务,已经成为企业追求创新驱动高质量增长的典型代表。目前由海尔互联工厂复制到了电子、纺织、装备、建筑、运输、化工等12个行业、11个区域和20个国家,服务全球3.5万家企业。经过了全球这么多企业复制验证,COSMOPlat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更具普适性。
COSMOPlat平台不仅给海尔的全球战略带来了历史性变革,同时也为中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海尔模式”。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海尔新西兰工厂参观考察时,对海尔的COSMOPlat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海尔COSMOPlat是一个开放的大平台。2017年4月COSMOPlat代表中国制造在德国汉诺威展示,得到全球广泛认可,初步确立了“全球第三极”的市场地位。德国汉诺威官网认为“现在对德国工业4.0最有威胁的,一个是机器人公q司,一个是海尔。”德国工业4.0鼻祖人物、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创新工厂系统科学总监Zuehlke教授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上对海尔COSMOPlat的评价是“海尔COSMOPlat让生产和用户联系在一起,不仅是在中国,在全球都需要这样的平台。”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在由中宣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主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海尔COSMOPlat引起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