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服务助力汽车制造:趋势篇
在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时代,智能汽车行业正在发生变革,其将不断颠覆人们传统认知向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和个性化发展迈进。2018年智慧服务峰会“智慧服务助力汽车制造”焦点论坛,特邀汽车制造商和软件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大咖齐聚一堂,现场论道,畅谈智能汽车技术趋势,分析行业痛点。
对于ICD中国副总裁武连峰提出“数字化转型在汽车行业有哪些大趋势”这个话题,六位嘉宾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荣辉:未来汽车行业生产方式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以前,整车厂在整个产业链地位是在龙头地位,一直是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导致了汽车行业130多年以来没有什么革命性的变化,生产方式还是福特当时的生产方式。荣院长指出:“汽车行业到今天为止,自己已经积攒了一堆一堆的错误”。时代发展到今天,信息化、电子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逼着汽车制造商向数字化制造。
北京现代沧州轿车部兼生产部部长杨人杰:通过技术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是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杨部长从汽车生产制造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传统制造行业需要怀着敬畏去拥抱互联网。CPS网
络的构建也是基于工厂内部的物联网的构建,因为现场有无数个设备单元,高度的安全性以及信息的保密性等等;从产品线上来说,要能够在工厂制作、制造环节能够充分体现客户的需求,能够提供客户最满意的产品,这是北京现代的初衷和初心。
软通动力执行副总裁兼CTO黄立:通过工业互联、数据互通,创新协同制造,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黄总认为工业一定要通过物联网技术互联起来,同时通过互联网实现数据的互通,从而快速精准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协同制造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工厂内部的协同制造,就是传统讲的MES系统、ERP系统、APS系统,特别是中国自己的汽车制造业一定要越来越国产化,要能自己有自己的核心系统。另外一个联动协同,一定要能够做到整个产业链的方方面面都能协同起来,通过数据也好、通过其他的技术手段也好,这样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中科创达智能汽车事业部产品总监贺涛:汽车软件越来越重要, 人工智能已在寻求落地点。贺总提到:“车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行业,能够承载很多在传统移动领域的一些技术”。整车领域特别智能驾驶舱领域,带来了很多很多的变化,整个交互的体验变的越来越完整,整个车内的屏幕变的越来越多,智能化程度变的越来越高,它在整车联网以后,能够给驾乘者带来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在整车领域,在整个行业的资源、技术积累、
整个生态互相之间的融合,这些领域还有很多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NTT DATA中国副总裁王体玮:以用户为中心、个性化, 打造汽车“调性”。制造怎么样以用户为中心?汽车行业不能讲C2M,三年的研发周期,需求早已改变。除了一些讲的传统制造有什么样车的发动机、什么样的动力以外,在制造过程中可以考虑到“调性”,一个品牌的调性、车型的调性。在研发一个车的时候,如何通过这些并不是实际的东西,有可能是虚幻的,去抓住未来的消费者,潜在消费者认为这款车出来就代表了自己的调性和个性。
美国BEET公司运营总监李栢超:数据的整合和服务是对智能制造很大的突破点。李总主要谈到了两点:第一,怎么把现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所有不同系统的数据放到一个地方去,找出中间的关联性跟机会之后,是今天软件服务跟平台的一个很大的机会,对于制造而言,这中间可以产生的
效益是惊人的,数据的整合和服务是对智能制造很大的突破点。第二,新的技术出来会产生新的数据,怎么从新的技术产生新的数据之后找到可以行动的方案,能够提升整个的制造效率,这是关于智能制造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