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撞上扩大开放会激发出怎样的火花?是一件件保税入境的海外购商品,是一场场经典的文化创意演出,更是一家家落地北京的外资企业和开放带来的新的经济机遇。
自2016年起,北京成为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从禁入到准入,从一个领域到多个领域,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快,对外来资本的束缚也渐渐松绑。
回忆起公司成立的经过,国内首家外方控股飞机维修企业——北京通航法荷航公司总经理吴宇桐至今感慨颇深。
据吴宇桐介绍,自2014年初起,北京通用航空就开始和世界排名第二的法荷航维修工程公司洽谈在北京成立一家飞机维修企业事宜。但当时,受制于《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等文件规定,国外飞机维修企业要进入中国市场,必须选择与中国企业合作且只能由中方控股。由于外方实力较强,一直希望成为控股股东,合作谈判进展缓慢。
转机发生在2015年5月,国务院第一次批复《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在飞机维修市场准入上,取消了必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自此,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终于突破阻碍,强强联手。
北京通航法荷航这样的开放获益者不在少数。数据显示,自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以来,全市新设的64.05万家企业中,服务业企业占到了95.2%。2018年,北京实际利用外资达167.4亿美元,是2014年的1.85倍。
如果说北京是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的试验田,那么位于北京顺义的天竺空港区则是这片试验田的窗口。例如依托海关“保税物流供应链为单元”的保税监管改革创新模式,致力打造航材共享平台的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保税航材一次备案、一次申报、一次核准,在保税状态下自由流动。航空公司无需自行在多个机场配备相应零件,可通过签约航材共享平台将这项工作交由专业团队打理。
在上届京交会上,顺义区围绕“开放、创新、融合”等大会主题元素,推出商务会展板块、金融板块和电子商务板块,通过展览展示、推介洽谈等形式,展现顺义区在北京新兴金融聚集区、首都产业金融中心、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和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中的最新进展。此外,顺义区还依托北京天竺综保区、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中关村顺义园三大平台优势,在上届京交会上对航空服务、国际商务和金融服务等七大核心领域进行全面展示。
此外,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还在上届京交会期间举办了主题为“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的专场政策发布会。发布会上,市商务局介绍了多部门联合促进文物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天竺综保区获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相关情况;北京海关就支持天竺综保区文化艺术品及文化贸易发展、海关商品预归类试点、五类指定商品查验场点政策功能进行了解读;市国税局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政策进行了讲解;市地税局对房产税、土地增值税政策进行了说明;市食药局介绍了“一次通关多次报关”、便利化行政许可服务等利好政策;天竺综保区管委会介绍了目前综保区跨境贸易通关便利化相关政策措施。
更大规模开放在路上。今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同意北京继续试点,新一轮为期三年的服务业扩大开放已在路上。
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81%,利用外资占比接近90%,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突破1万亿元,占全国的1/5。目前苹果、特斯拉、雀巢、默沙东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落地,以微软创投加速器、中美创新中心等为代表的国际顶级孵化器和创业服务平台加速在京聚集。
根据新一轮试点方案,北京将推出177项开放创新举措,涉及跨境贸易、人才出入境、知识产权保护等。
事实上,优化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北京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建设高质量经济的重要抓手。在上届京交会上,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牢固确立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全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将深入贯彻党中央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抓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搭建更多合作发展平台,为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今年5月即将举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也将突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扩大开放,助力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落实国家扩大对外开放战略部署,展示推广北京首轮两批服务业扩大开放68项经验成果及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举措,宣传推介北京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政策,推动服务贸易标准推广、规则制定和体系建设,促进全球服务领域进一步开放合作,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