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文化和旅游消费再度成为关注焦点。在1月30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9年旅游人数仍处增长态势,春节假日将较往年“更火爆”。相关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60.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6万亿元。春节预计超4亿人次出游。冰雪旅游、研学游等消费新趋势凸显,国内游增速将超过出境游。今年春节国人预计可能花费超过5000亿元在国内旅游上。2018年以来,促消费新政密集落地,带动文化旅游消费火爆升级,不少文旅业上市公司业绩向好。2019年开年,地方也纷纷出台新一轮文化旅游规划。
国内游增速将超过出境游
携程发布的《2019春节长假旅游趋势预测报告》显示,今年春节长假预计将有超过4亿人次出游,出境游人次约700万。携程旅游研究专家表示,景区门票降价优惠、高铁开通、航线增多、免签或落地签目的地增多等有利因素,有力地助推了国内民众的出游意愿。
2019年春节旅游目的地呈现一冷一热趋势,阿拉斯加、北欧、东南亚海岛成为出游热门。
携程订单显示,国内游热度明显升高,预计增速将比出境游更快。今年春节国人预计可能花费超过5000亿元在国内旅游上。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张吉林表示,今年旅游消费还将呈现一些新特点,例如从观光型向度假休闲型转换,自驾游、自助游等旅游方式应运而生。文化和旅游部正在研究制定研学旅游的一系列产品标准,今后将进一步扩大供给,适应各个层次、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游学需求。
新一轮旅游规划密集出台
2019年开年,地方纷纷出台新一轮文化旅游规划。北京市提出扩大文化、体育、旅游消费,制定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意见。福建提出打造“全福游、有全福”品牌,引进国内外大型旅游集团,开发中高端旅游精品,推进全域生态旅游、深度旅游,发展红色旅游、康养旅游。黑龙江则依托原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康养等产业。
我国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文化旅游是现代服务业重要板块。各地纷纷出台相关规划,既符合经济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也符合消费升级趋势。通过政府搭台,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多元投资,也有利于加快推动文旅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表示,在供给侧,要加大优质文化旅游服务的供给,不同地区要打造特色优势旅游产业,开拓冰雪游、文化游以及探险、康养等深度游、主题游项目,形成以旅游为核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条。
旅游服务是京交会的重要领域之一,历届京交会上,各参会国和地区都会利用主题日活动推介自己的旅游资源。第五届京交会,巴西以“主宾国”身份派出90人的高层代表团,寻找洽谈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合作。1月23日举办的2019年京交会驻华使馆及商协会交流会上也透露,本届京交会将整合北京市旅博会资源,提高京交会的承载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