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智慧服务峰会暨第五届软件与信息服务国际企业对接会精彩回顾
信息服务与商业流通携手共建智慧服务生态圈
——2017智慧服务峰会暨第五届软件与信息服务国际企业对接会
2017智慧服务峰会暨第五届软件与信息服务国际企业对接会于2017年5月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落下帷幕。峰会由北京市商务委员会指导,北京市海淀区商务委员会主办,北京市海淀服务外包企业协会、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北京市海淀区商业联合会共同承办,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大数据应用于体验经济研究院智库协办。
本次峰会吸引了来自印度、日本、波兰等国家和地区的行业机构代表,商业流通业买家和来自全球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者等300余名代表参会,分享各自国家的产业发展现况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峰会邀请了众多重量级嘉宾出席大会。印度国家软件与服务业企业协会(NASSCOM)SalengerKuma、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日本信息服务产业协会(JISA)大须贺正之、微软中国高辉、波兰驻华使馆商务投资处参赞谢唐勇、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郑砚农、北京物质学院邬悦教授、王府井集团副总裁刘长鑫、百度云首席数据科学家沈志勇、京东集团京东云副总裁李琳,以及文思海辉、日立解决方案、上海凌韬、软通动力、酷特智能、碧艾尔时装、朝阳大悦城、速途网络、Aika爱家科技等众多信息服务企业和商业流通业高管荟萃,集聚一堂,共襄盛举。
峰会首次设立中国国际智慧服务展,服务外包展区划分为四个部分:主形象展示区,分项展示区为:智慧养老展示区、智慧制造展示区、智慧商业展示区,通过京交会的平台让服务外包企业实现与行业用户的对接,并直接促成项目落地,比如日立在威海落户。
峰会受到海内外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和热烈报道。日本BCN、央视网、国际商报、中国经济网、中国财经、国际在线、中国商务新闻网、商务部网站、搜狐、凤凰财经、大公网等近40家媒体或门户对大会作了深度解读和跟踪报道。同时,服务外包企业协会钟明博理事长、李劲秘书长也接受了专题采访。
一、人类正从IT时代进入DT时代,数据重构商业新视界
2015年是全球数字化的元年,全球范围内的传统产业有67%的企业已经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的核心战略。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转变,实际上是IT从企业管理的使用工具向产业工具的地位转变。数据带给商业企业的价值?第一,可以辅助商家进行管理决策,实时监测整个营销活动。第二,供应链的优化。零售业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供应商优化管理。第三,精准营销与个性化服务。大数据用算法推动为消费者画像、挖掘消费意愿,去产生更高层次的消费场景。第四,可以带来产品、服务、模式方面的创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C2B时代正在来临,互联网把割裂的市场打穿,把商品设计、生产、制造、零售等全部打穿的,形成数据链路,这就带来了以消定产的C2B模式。第五,商品策略调整。可以根据大数据进行销售预测、实时监控,调整备货量、优惠商品组合等。
云计算解决了存储问题,但是并没有解决企业如何处理大数据的问题。因此,如何高效处理大数据则是未来的全新焦点。
二、云计算成为技术平台,“AI”与“AI+”行业冉冉升起
互联网是一道开胃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未来是数据的时代、用户多种请求的时代、物联网设备的时代,传统的托管云计算将无法胜任,而云计算也将全面向人工智能进化,未来没有云计算只有人工智能,这种趋势已经开始。
云计算是一个初步尝试,未来,计算力的发展方向或将是云计算和超级计算机技术结合,为企业提供既可密集运算又可灵活扩展的计算服务,将人工智能赋能全行业。人工智能能够被应用在各个基础行业(如AI+金融、AI+医疗、AI+传统制造业等)。
三、海淀作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发祥地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是首都城市功能四个新定位中科技创新中心,2016年,海淀区生产总值GDP超5000亿,居全市第一,占北京市总量20.2%。其中第三产业在全区经济总量上的占比超88%;30%的经济总量来源信息服务业,占全市总量的65%。海淀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100家,占全市一半以上。收入超亿元的企业368家,全区云计算企业超过100家,34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近1500亿美元。海淀已经形成了创新型高科技产业结构。海淀区未来向高精尖产业发展,成为全球创新科技中心。
四、消费者主权时代,商业的新未来:C2B或C2M
商业的新未来需要一个新的流程方式,就是真正尊重客户的主权,真正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来满足他的需求,这是一种新的商业的未来,就是新的消费者主权的时代,就是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去设计、去生产、去营销、去服务。由过去的B2C的方式转换为C2B或C2M的方式,这是一种新零售。
新制造就是要由过去传统微笑曲线方式转换为新的价值链。互联网时代我们要让消费者参与整个生产经营权过程,也就是说让消费者参与研发设计,让消费者参与企业的营销,所以企业打破边界,变成一个没有边界的为消费者服务的C2M的这样一个企业,所以过去的研发设计和营销要放在内部,现在是让消费者参与研发设计的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由过去的利益瓜分关系变成利益共创和共享的关系。
商业的新未来是这样,是一种去中心化、领导化、经验化,去中间商、代理商、渠道商,去库存、应收、积压、沉淀,消费者和整个供应链可以直接交互、交换、交易这么一种新的商业文明,也就是消费者和整个供应链体系可以直接交互的商业文明。
五、新零售时代,线上线下的融合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在人人自危的零售行业中,线上线下的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线下零售商一直在进行转型尝试。除了选择自建线上平台或进行O2O业务布局,越来越多线下零售商开始走出自己的体系,寻求与互联网企业在业务、战略、资本等多个层面合作。线上人口红利殆尽,电商也开始寻求线下资源。一方面,电商想要占领线下形态各异的消费场景;另一方面,电商对线下零售商供应链能力的需求也愈发强烈。“线上流量平台+线下零售业资产”几乎成了行业里玩家们的标配。“线上/线下场景+线下商品+物流配送”或会成为零售业O2O的标准商业雏形。
峰会坚持搭建商业零售业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跨界平台,邀请北京商业流通领域的王府井集团副总裁刘长鑫、京东集团京东云副总裁李琳等进行店商与电商的跨界交流,刘总指出“未来的零售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运营能力,真正的核心力、运营能力背后是体现在你真正的对你自己顾客懂的能力。懂的能力背后实际上是你的资源,你真正拥有的数据资源的能力,然后是用这个资源,用这个枪去打这个子弹,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京东集团京东云副总裁李琳在她的主旨演讲“京东云和大数据的新玩法”中指出“零售商做的事情是帮助消费者去买货并提供给消费者,然后再买品质更好,种类更丰富的商品,并且售卖价格更低,发货速度更快。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两件事情非常重要。第一,怎样去推进对每个消费者的认知;第二,怎么把现在的信息技术手段用好,把这些认知变成是业务模式的服务产品,向最终的客户提供。90%的零售的交易量还是在线下发生,京东需要有基础的用户数据管理中心;京东通过投资并购,包括通过新通路等做了非常多的布局,希望把用户系统、用户体验在线上和线下打通;同时形成营销中心、交易管理中心和数据可视化的分析中心,而这些中心建设的目标是让系统通过数据,让数据就像电能一样自动的去指挥整个商业智能化的运作。”
打破传统的囚笼,重新定位,真正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更宽领域的引进,更开放的合作方式、更深入具体地应用新技术,从而构建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在这个平台上与合作伙伴一起生存、发展、提升,实现共生共赢。
六、 “体验经济”时代,智慧商业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大数据应用与体验经济研究院院长邬跃指出真正O2O不会死,从线上到线下,是从注意力经济到体验经济的一种经济模式的转变。互联网让商业步入了体验经济时代,未来,产品不再是商业蓝图中唯一重要的一环,用户花钱购买的不再是单纯的产品,而是包含服务在内的一种体验。换言之,"用户体验"将成为企业的产品,而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则是用户。在未来的商业模式中,体验连接着用户体验生态圈的各个环节。如何把握时代风口、创造用户体验新价值?
科技无法替代亲情、友情、爱情这些最原始的爱。人类始终选择向往真实而非虚拟,电商是实体店发展的一次挑战与升级,但绝不是终极价值与归宿。商业场所链接了城市和人,是城市活力非常重要的载体。朝阳大悦城从2011年开始去百货化,从社区中心向生活中心转变,从街区、O2O包括大数据整个模式的成型,进行IP化加上社群经营的方略调整。购物中心是体验导向的,完全基于客户的需求去导引下游的商业承接者。商业空间内不同业态的结合,吸引了更多消费者,促使他们停留更长时间,形成更多消费。未来业态融合将呈现丰富性、多层次性,同时会承担越来越多社会性的功能。
七、国内外行业协会聚首智慧服务峰会
由北京市海淀服务外包企业协会和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与北京市海淀区商业联合会共同承办的中国智慧服务峰会经过五年的经营,由最初的中印信息服务的对接扩展到与日本、台湾、波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延伸到快递、通信、商业流通、金融、餐饮等多个行业买家的合作,已经成为一个境内外行业协会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平台。
2017年,北京市海淀服务外包企业协会和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共同邀请印度国家软件与服务业企业协会(NASSCOM)、日本信息服务产业协会(JISA)、波兰信息与外国投资局与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及杭州国际服务贸易协会的代表参会共同探讨如何开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在行业间的跨界服务。印度NASSCOM SalengerKuma先生、日本JISA大须贺正之专职监事、波兰驻华使馆商务投资处参赞谢唐勇及服务外包协会理事长钟明博分享各自国家和地区在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八、跨界为基调,实现行业深度融合,直指行业痛点
北京市海淀服务外包企业协会、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与北京市商业联合会连续三年共同搭建商业零售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跨界交流平台,行业之间的跨界交流正逐步升级,今年邀请了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加入跨界平台。商业流通领域与软件信息服务领域的企业家、高管、资深专家与学者在峰会上正面碰撞,直指行业痛点,共同探讨行业战略层面的融合议题。商业流通与软件信息服务行业率先在战略层面进行了跨界交流与合作。